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是蒋方舟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讲述了九个不同时间地点里发生的关于逃离和自我救赎的故事。有人想要逃离空虚平凡的生活,有人想要遭遇轰轰烈烈的爱情,在故事的结尾,主人公们都会蓦然回首,发现追逐的不过是脑海中的美丽幻想,最后选择回归到平凡但自由的生活里。

每一篇小说的主人公都会成为下一篇小说的路人甲,就像击鼓传花一样。看到最后会赫然发现,所有的故事连接起来串成了一个圆,而结局正如书名写的那样,早已写在开头。看得出来,作者在叙述形式上做了精心编排,每个故事发生的城市也与小说人物气质暗合。

其实我是抱着巨大的期待去看这本书的。想看看九岁出道,年少成名的天才女作家蒋方舟到二十几岁才出的第一本小说集到底会是什么样。通篇读完,老实说,是有些失望的。

都说作品是作家的小孩。如果用小孩来比喻的话,我觉得这本书的存在有点尴尬,就像每个班都会有的乖巧听话的优等生,优秀的很明显,但就是说不出有什么特点。拿它跟流行的网络小说比较的话,文风叙事高级得不是一点点,其中对人性幽微的观察堪称犀利。但拿它跟文学大家的作品比较的话,又觉得格局不够大,境界不够高,甚至情节设计都称不上精巧绝妙。

一提起蒋方舟,脑海里就会浮现出“90后”,“少年天才”,“女作家”之类的标签。本来“女作家”的称呼就已经很微妙了,再加上“年少成名” 的光环滤镜,人们对于蒋方舟的审视和挑剔就变得更加严苛。也许是因为她顶着一张娃娃脸的关系,总以为她还青春年少,担不起人们常识里对于“作家应该是深刻有内涵的知识分子形象”的想象。但其实她也是个89年出生的快要奔三的“老阿姨”了。

蒋方舟应该算得上是我的同龄人,她出名的那会儿我们都还在中二少年期,笼罩在“高考改变命运”的阴影之下。而蒋方舟已经早早地出书成名,顺利地考入清华,走上精英道路。这对我们这种没有背景的小镇青年来说无疑是个小小的刺激,内心既羡慕又嫉妒。当时班上还有同学语气酸酸地质疑说:“要是我也有个像她一样有背景的父母,我也能出书。”

这当然只是一句玩笑话。多年以后,事实证明,说这句话的人确实没能出书,而蒋方舟则还在继续写。

有时候,坦然承认别人的优秀也是很重要的。

一般来说,偶像明星年少成名后只有两种走向。一种是转型成功,摆脱“童星”标签;另一种则是才华渐失,泯然众人,慢慢淡出公众视野,而后者更为常见。

我很难定义蒋方舟到底属于哪一种。她总是在我快要忘记文坛还有这一号人物的时候,以一种不紧不慢刚刚好的优雅姿态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第一次见到她的样子是在一本女生杂志上,她一左一右扎着两个长长的马尾辫,盘腿坐在地上,笑得很开心,一脸的青春灿烂,文章里写的是她刚刚进大学军训的感受。时隔多年以后,某天在电视上的某个文化节目里,看到她作为主持人出现在镜头里,她穿着一身白色的连衣裙,头发披散在肩上,刻意营造一副成熟知性的气质。等我从日本留学回来,又在微博里发现,她也去了日本,而且还分享了京都大雪的照片,我第一次有种和名人擦肩而过的奇妙错觉。最近一次见到她则是在《奇葩大会》上,看到她作为嘉宾讲述自己不善于拒绝别人的烦恼,更让我惊讶的是她竟然和李诞是好朋友,两人还相互赠书,顿时有点突破次元壁的感觉。

每一次见到她,她的形象都会改变一点点。有时惊喜,有时惊讶。

作为读者,对于关注的作家总是有种矛盾的心理。既想揭开作家的庐山真面目,又觉得作家应该躲在文字背后,保留距离感。

但不管哪一种,能和喜欢的作家身处同一个时代,本身就是一种幸运。祝福蒋方舟发展得越来越好吧。